Page 36 - 員山鄉刊
P. 36
文化
傳承 深溝村「五分仔車」加水塔
Yuanshan
天下第一憨
古蹟巡禮
種甘蔗乎會社磅
文ā在地歷史學者 張文義
日治時期,離台灣社會的現今年代早已 化、煙囪高大凸出天空的製糖工廠。
久遠,但標題的俗語和內容含意,老一輩的 日本政府為了穩定、控制糖業生產原料
人都印象深刻。 甘蔗的生產,特別限定專屬原料區,當時整
歷史上,台灣農村早已有種植甘蔗,並 個宜蘭,除稻米的生產外,甘蔗是主要農業
用來製糖而茅草為屋頂的場所,俗稱蔗廍。 生產品,提供位於溪南二結糖廠製糖原料。
以宜蘭而言,因此而留存的地名如壯圍鄉的 當時,糖廠一般稱為「會社」,以其雄
廍後,以及三星鄉的桕腳廍,都和傳統製糖 厚資本及台灣總督府的政策支持全面掌控甘
場所有關。 蔗園生產土地、肥料價格、及甘蔗採收工資
1895年,日本依據馬關條約「台灣、 和重量秤磅和收購價格,蔗農,受到層層剝
澎湖及附屬島嶼,永遠割讓給日本」而領有 削,如被綁在土地上的牛,辛苦工作而 得
台灣這塊土地。進而積極發展其國家資本在 溫飽。
台灣的「糖業王國」。呈現出台灣各地機械
▲白甘蔗,細細長長,又稱為竹蔗,用來製糖,禁止人民食用。(張文義 攝)
36 員山鄉刊